当前位置:主页 > 联系富豪 > 正文

郝迪:7岁凭一袋瓷片赚17万被称“津门鉴宝神童”如今怎样

05-14 联系富豪

  2001年11月30日,位于天津复兴路的一处文物挖掘现场,一群考古专家围绕着一块刚出土的铁块研究了半天,有专家说是清朝的东西,有专家认为是明朝的东西,大家争论不一。

  这时,一个15岁的孩子说道:“这是清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铁钱,因工艺粗糙没有流通,就运到天津当炮砂!再往下挖,应该会有炮弹”。

  看着眼前的少年,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你是来这里观看学习的,眼前这么多专家,哪有你说话的份”。对此,大家也没有当线分钟,竟然还真的挖出了一枚炮弹。在场的专家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少年也因此成名,成为人们口中的“天才少年”。

  那么,这个天才是谁?他为何小小年纪就如此的厉害,在他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传奇故事呢?

  1985年,郝笛出生在天津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郝文敏是一名小商人。因为生意繁忙,郝文敏没有过多的时间照顾自己的儿子,于是,便把郝笛交给爷爷奶奶抚养。

  郝笛自幼聪明,街坊们都夸他是小神童。5岁的时候,郝笛便能背出圆周率前100位数字,对此,郝家的长辈们异常自豪,尤其是郝笛的爷爷,特别喜欢向街坊们展示郝笛的这个才能。

  除了高于同龄人的记忆力,年少的郝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独处。郝笛从小就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样喜欢玩游戏,相反,他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自己和自己玩。

  根据父亲郝文敏回忆,儿子在5岁的时候和自己去过一次天津古玩市场后,就迷恋起文物了。之后,小小年纪的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和文物相关的学习和了解中。

  上学以后,郝笛经常很晚才回家,家人批评过他多次,但仍旧不见成效。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次放学,郝文敏偷偷跟着儿子,发现儿子放学后偷偷跑到公园,和一群老人玩了起来。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文化爱好者聚在一起,互相分享文物相关的新闻和知识,而自己的儿子,竟然和他们聊得不亦乐乎。

  郝爷爷认为,孙子对文物感兴趣,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而且,郝笛打小就聪明灵利,如果好好地引导和培养,将来一定会在文物领域有所作为。

  不过,他还是要求孙子,必须好好读书,在不荒废学业的前提下去培养自己对于玩物的兴趣。郝笛听了,点了点头,答应了爷爷。

  后来,为了培养郝笛的兴趣,爷爷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孙子去天津的古玩市场转,在那里,郝笛见到了许多稀奇古怪,自己从来没见到的古玩。

  7岁那年,郝笛用自己的压岁钱在古玩市场买了一大堆碎瓷片。旁人见状,都觉得郝笛的爷爷太宠爱孙子了,任凭小孩子花几百块买一袋碎瓷片。

  果不其然,郝笛将这些碎瓷片拉回家,拿水冲洗干净,陶瓷片中的精美纹路便愈加凸显,不禁心中大喜。

  把这些碎片拼凑之后,竟然还原出了4个精美的青花瓷。仔细一看,瓷器构图丰满、胎体厚重,造型厚实、着色力强,非常的精美。

  待拿到古玩市场后,郝笛一开口便要卖20万元,众人都以为这小孩子是想钱想疯了。

  结果,一位懂行的老收藏家,竟然一眼看上了,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17万元成交。

  原来,这些青花瓷竟然是元代景德镇官窑生产的,价值不菲,要不是因为破碎了,光一个就值上百万。

  要知道,在90年代,万元户已是了不起的存在,而7岁的郝笛,竟然轻轻松松地就凭借着一袋碎瓷片赚了17万元。

  不过,这只是郝笛传奇人生的开始。在此之后,网络上关于郝笛的传奇故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可思议。

  9岁的时候,郝笛和父亲一起去参观故宫博物院,看着看着,突然在一个文物面前停了下来。

  旁人听了,都以为是这个小孩子在瞎说八道,并没当回事,郝文敏也拦住儿子,劝他别乱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待旁人散去后,一位老者走到郝笛身边,说:“你说得对,我能和你聊聊吗?”

  聊的过程中,老者用欣赏的眼光看着郝笛,并时不时的点头称赞。聊完之后,郝文敏才知道,原来这位老者竟然是文物名家、末代皇叔(溥仪堂弟)溥佐先生。

  除此之外,发生在郝笛身上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比方说“12岁破解千古谜题”、“能与郝笛对线人”等等。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有传言称,郝笛21岁时凭借收藏古钱币成为亿万富翁。

  郝笛曾向媒体表示,在赚取第一桶金后,并没有把钱交给父母存起来,而是拿来购买古钱币,从古代到近代,只要他看上了,价格合理,都一一买下。

  后来,据说这些古钱币的价值竟然高达上亿元,年纪轻轻的郝笛也因此成为亿万富豪。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不少网友开始产生质疑,郝笛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对此,钱币专家王宗发表示:“可笑,不可能!这都是外行话。铜钱是古代流通货币,铸造时都是一提一提铸造的,不可能20万余枚,无一重复。”

  对于之前传出的郝笛在七、八岁时,被台湾故宫博物院专家请去做鉴定的事,王宗发指出:“八九岁的小孩给故宫挑文物,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的文物知识从哪来。”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听了,也表示赞同王宗发的观点:“文物鉴定是一个技术活,你没有一定的积累,几岁就能怎样怎样,怎么可能?”

  言毕,他还告诉媒体,自己并不认识郝笛,被采访时才知道有此人,而且收藏界的朋友也没人认识他(郝笛)。

  后来,为了进一步证实郝笛的传言,有记者专门跑到天津,采访了郝笛曾对媒体提及的忘年交——天津文庙博物馆工作人员何志华。

  得知记者此次专程上门是为了了解郝笛的情况,何志华说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郝笛了。

  但根据之前和郝笛的接触中,何志华可以确定,郝笛确实热爱收集古钱币,但谈不上天赋,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神童。

  而关于郝笛现任北大历史系客座教授的传闻,北大文物学院院长刘雄明予以否认。

  在一次采访中,刘雄明向媒体表示,这是个假新闻,北大历史系客座教授中查无此人。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文物鉴定学是博物学的范畴,没有神童也没有神话”。

  如今,郝笛已年近40,住在原先爷爷奶奶住的小区里,过着平凡的生活。人们在网上几乎看不到关于他的消息,也没人再去炒作这个所谓的鉴宝神童。

  现在,他仍然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古钱币收藏,只不过,他身边已经没有了镁光灯,一位普通的文化爱好者,才是他真实的样子。

  纵观郝笛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他对于文物鉴定,尤其是古钱币鉴定,确实有自己的见解,以及比普通人更明显的天赋。

  但是媒体却夸大事实,将郝笛的这种“天赋”无限放大,把这件事传得神乎其神。

  而更加让人遗憾的是,郝笛本人似乎也被媒体加在他身上的“滤镜”蒙蔽了,并没有很好地珍惜自己的特长,比如努力学习,通过高考,读个考古或文物鉴定相关的专业好好深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quzhanba.comhttp://www.quzhanba.com/a/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