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求包养网 > 正文

1919年最甜蜜的死亡爆炸14000吨蜜糖自爆21人被封印成小糖人

07-06 求包养网

  要说广受全年龄层的人都普遍喜爱的食物,蜜糖可以说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小孩的群体中热度非常,但即使是看似最无害的蜜糖,竟然也会引起危害事件的发生。

  曾在1919年的一月份就发生过一场震惊了全世界的蜜糖爆炸,该事件堪称最甜蜜的死亡爆炸,由于有14000吨的蜜糖发生了自爆,造成了150人的受伤以及21人的“糖人成品”。

  本起事件的发生地点位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波士顿,这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它无论在经济水平亦或者是人流量都在美国中拥有不一般的地位。

  波士顿不仅孕育出名列前茅的名校,在上世纪的初期其蜜糖的制造也盛极一时,并且在世界上的制造业有一席之地。

  时间的具体发生时间为1919年1月15日,原本是居民们忙碌于工作与生活的正常时间,结果一声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响彻全市。

  事件的发生过于猝不及防以至于一时间没有人反应过来,距离近的人们甚至都来不及逃跑就直接被高而汹涌的蜜糖吞没,如同被沾上琥珀的蚁虫被死死地定在原地。

  远处的人们则是听着这声不同寻常的响声久久回不过神,不了解真相的人们或许还以为是什么洪水覆盖事件,直到中心波及到的范围逐渐扩散开,人们才了解到原来竟是蜜糖自爆。

  蜜糖的黏性远远大于洪水,人们或许能够在洪荒中紧紧扒住建筑物寻找一线生机,却无法在甜蜜的粘性物中呼吸,如若被蜜糖淹没就好似堵住了全身心的任何呼吸通道。

  在蜜糖的迅速扩张下,像止不住地流心般澎湃,没多久就将整个街道都包裹上一层糖浆,甚至于在金橙色的蜜糖覆盖中分不清究竟在底下是什么样的生物。

  在人们反应过来后当即报给了相关人员来救助,最后遗憾地发现已经大致有了150人因为这场蜜糖陷阱受了伤,甚至直接造成了15人的死亡结局。

  那15个不幸中招的人全身都被浇上了厚厚的一层蜜糖,直接成为了字面意义上的“小糖人”,人们预想不到的是小糖人的实现方式竟然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实现。

  后来经由媒体报道,人们才知道蜜糖的冲击力竟然是如此之大,不仅其糖浆会粘黏在一整个街道上,对街上的大部分通行工具乃至建筑物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不同程度损坏。

  如若没有人员的受伤和死亡,仅从表面上去观看这场蜜糖的喷涌,就宛如童话世界般弥漫着梦幻与甜蜜,倘若没有以生命的流逝去达成的话。

  该事件的稀有性以及带着些许的荒谬感以至于在广大的群众中广泛讨论,人们回过神来开始思考背后的缘由,对于人们来说这显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爆炸案。

  为何蜜糖会如此大范围的爆炸,况且相对于无法控制的洪水,蜜糖应该是被较好地储存在罐中才对,按理说这样良好的密封性不应当会造成这么严重的蜜糖自爆事件。

  人们这才搜寻着相关的制糖工厂,最终在蜜糖的爆炸中心中找到了源头,处在波士顿的北部有一个非常大型的制糖厂,其中有一个高达15多米、宽17米左右的储糖罐。

  这家制糖厂是在一战后应运而生的产物,只因为蜜糖的提取物能够制成酒精。在那个时期人们在战争的充斥下不断地寻求酒精的慰藉,间接地导致了蜜糖的盛产。

  之后厂家发现蜜糖制造的盈利十分充裕,以至于他们不断地往有限的储糖空间添加源源不断的蜜糖,怀着侥幸心理试图在风险中寻求有一定几率的利润。

  直到这起蜜糖事件发生,所有的隐患都被暴露在大众的眼皮底下。就宛如台风眼迅速牵连出背后的一系列关系链,引起相关产业的警惕性。

  事件缘由还得回到蜜糖自爆的前几天,储糖罐并非从一开始就被放置在波士顿,而是经由加勒比海运输过来,而那里的温度处于常温标准线之下,但也不至于过低。

  运输到波士顿后,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原先的蜜糖渐渐适应了低温,但意想不到的是波士顿竟然发生了温度的突变,温度竟然直线上升,蜜糖在反复的气温异变中不断发酵。

  以至于其中的气压沉积到一定程度时突破阈值爆发,最终在1919年1月15日的当天中午喷涌而出,储糖罐承受不住蜜糖的膨胀转而坍塌沦陷。

  据报道竟然有14000吨的蜜糖成为了破坏者的元凶之一,其量的大直接导致的后果即为毁坏现场以及人员伤亡的严重。

  并且蜜糖的黏性在温差的冲击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以至于它的危害程度加剧,冲击力度的强烈甚至让人们在此后的时间内一直在清理这些黏腻物。

  人们在这时才意识到蜜糖带给人的不止有甜蜜,还有伤亡与悲痛,区别在于它们以什么方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场少有的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不亚于自然灾害的发生。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原先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却在人们的疏忽下显得如此严重。之所以储糖罐的坍塌会汹涌得不可阻挡,制糖厂的职责不可逃避。

  最终在有关部门的追究下发现确实其中存在着极大的漏洞,储糖罐的规格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制造,反而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选择了承受力度更低的材质。

  原本蜜糖的储存就需要严加看守,但这种偷工减料的行为导致风险的进一步增加,甚至于其密封性在不断地开封闭合中减少了许多,这些都是不可取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违背规定的行为。

  甚至于可以想象,这类型的蜜糖泄露事件或许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而是在此之前有过几次的先兆但没有人重视,或者说是没有人能够阻止。

  厂家自然是为了利益而选择忽视,当这些瑕疵多到一定程度时成为了兜不住水的网般漏洞百出,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有多么严重。

  在之后人们也只能为人为的灾难收拾现场,这场最甜蜜的爆炸最终以黏腻的凝固体收场,甚至于结束后还特地为此立了个警示牌警惕世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quzhanba.comhttp://www.quzhanba.com/a/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