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包养网站 > 正文

回眸2023·中国担当⑤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07-06 包养网站

  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地区冲突不断,世界并不太平。面对各种安全挑战,中国军队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大国军队担当,向国际社会持续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为维护和平不断作出贡献。

  联南苏团向中国第9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700名维和官兵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图为授勋仪式现场。赵建毅摄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世界迫切希望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宝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止戈为武,和合共生。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合之道”。今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进一步阐释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

  重知行合一,树大国典范。今年以来,中国军队积极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举办北京香山论坛、中非和平安全论坛等主场军事外交活动,推动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与各方共同探索全球和平安全之道;

  参加“和平友谊”“和平天使”“友谊盾牌”等演训活动,推动中国军队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展,增进各国军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着眼于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与周边国家建立防务安全磋商机制,战略互信不断增强……

  事实有力证明,中国军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目前,我军常态化派出官兵在各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总部执行维和任务。在黎巴嫩,中国维和官兵以精湛的技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当地民众扫除雷患,开辟生命通道;在南苏丹,中国维和步兵营执行武装巡逻、警戒搜查等任务,为稳定当地安全局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阿卜耶伊,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承担部队投送、空中运输等任务,为联合国在该地区的维和行动提供重要支撑……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接力前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为和平坚守,展大国担当。今年是中国海军执行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护航任务15周年。经南海,过马六甲海峡,跨越印度洋……在这条4400海里的航路上,前后45批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接力执行任务,一批批编队官兵践行着对这条深蓝航路的庄严承诺,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危急时刻,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总会挺身而出。今年4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紧急执行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不仅从苏丹港撤离出940名中国公民,还应有关国家请求,撤离出231名外籍人员。走向深蓝的中国军队,坚守保障和平发展环境的初心,以真诚的善意、过硬的担当和积极的作为,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

  今年是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60年间,中国累计外派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其中,军队卫勤是中国援外医疗的一支骨干力量。

  今年2月,我军第8批援助老挝人民军医疗专家组,在老挝人民军103医院完成老挝首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中国军医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优良的作风,赢得当地医护人员高度肯定。除了直接提供医疗服务,专家组还帮助当地医院成立了老挝首个胸痛中心,并在医疗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传授先进理念。在中国专家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老挝医生不断提升临床技能,从而能更好地为老挝患者解除病痛。

  在遥远的非洲大陆,面对当地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传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高标准完成伤员救治、技能培训、联合演练等各项任务。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医疗分队与当地医院结成帮扶对子,军医专家用中医药为当地人民带去健康,展示了中国军人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良好形象。

  今夏,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再次解缆起航,第9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任务期间,医院船到访5国,航行1.2万余海里,诊疗各国民众超过4万人次。医院船到访发生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7月16日,在基里巴斯塔拉瓦,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宣告此次任务中首位“和平宝宝”的诞生。中国军医还多次随直升机前出,将优质医疗服务送至不便登船的到访国外岛民众身边,为众多患者祛除病痛。

  此外,中国军队还积极参加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从阿富汗到尼泊尔,今年以来,空军官兵多次闻令而动,驾驶运-20运输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及时将救援物资运送到灾区。可以说,中国军队所到之处,带来的是温暖与希望,彰显的是责任与担当。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义力量,将持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走进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区,“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令人眼前一亮。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拍摄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

  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根据新路线图,ITER规划目标保持不变,但氘-氚聚变实验阶段开始时间将推迟到2039年,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达50亿欧元。

  7月4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一年来,广西发现新物种48个。不断发现新物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拓展了新空间。

  最终,“智慧应县木塔”体验应用还原复刻木塔一至五层五大探索场景,实现了模拟登塔、艺术还原、古今融合等突破。

  一件出土于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的人肋骨化石,将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时间从距今约5.5万年刷新至距今约4万年。该研究由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主导,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7月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储存环完成全环真空闭环,标志着储存环全环贯通,进入联调阶段。

  据介绍,嫦娥七号任务已经遴选了6台国际载荷;嫦娥八号任务向国际社会提供约200公斤的载荷搭载空间,已收到30余份合作申请。

  自黄河站2004年建站以来,中国科研人员持续监测北极环境变化,收集冰川、陆地生态、海洋生态、空间物理等方面的数据。

  专家提醒,对于一些气道高敏、有哮喘病史的孩子,这类刺激性气体可能会诱发气道痉挛,引发哮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肺水肿。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受到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影响。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等地接连出现了40℃至43.3℃的极端高温,同时,我国山东、河北、天津、江苏等地的2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也突破了6月上旬的极值

  “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日消息,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80后”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野外踏青也可点外卖,几分钟就能送到!”在四川成都彭州市郊外山区深处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谭晓雪打开“送吧空运”手机小程序,点了一杯咖啡。不到十分钟,一架无人机稳稳降落在面前的平台,打开货箱,一杯咖啡安放其中。

  近期,运动状态下的心源性猝死引发关注。专家提醒,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人都应该掌握。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4日开幕,今年大会出现不少“新面孔”,大模型带动下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市场上找到落地方案。

  该同传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正来自于不久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quzhanba.comhttp://www.quzhanba.com/a/3301.html